佛山抢占先机 美的置业首个产业项目应时而生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数据显示,2018年产值规模超17480亿元,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
9月28日,浩吉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为我国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煤炭运输大通道,极大提升了北煤南运能力,为华中地区能源供应提供可靠运输保障。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紧密结合铁路新线开通,积极适应铁路客货运输市场特点及需求变化。

调图后,全国铁路增开旅客列车160列,旅客列车达9139列,其中开行动车组列车6739列;增开货物列车95列,开行货物列车达19295列,货运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部分区域客运能力明显提升。二是部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得到优化。三是铁路货运通道能力进一步提高CTSI客运指数为166.4点,同比增长2.4%;CTSI货运指数为181.0点,同比增长5.3%。
今年9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为175.7点,同比增长4.3%。今年78月暑运期间,高铁、民航客运量较快增长,为近年来首次同时快于上半年增速,出行需求较为旺盛,一定程度释放了部分9月需求。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非税收入增幅高,主要是中央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地方也采取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及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弥补税收下降带来的收入缺口,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其中,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下降4.1%;企业所得税增长2.7%,增幅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下降29.7%;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全国税收收入连续下降,5-9月分别为同比下降7%、6%、2.8%、4.4%和4.2%,1-9月全国税收收入累计下降0.4%。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9.3%的基础上,今年1-9月再下降0.1%。中央财政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有力支持地方加快支出预算执行。
财政收入运行平稳在减税降费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长从哪来?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23708亿元,同比增加5363亿元,增长29.2%。具体看,主体税种同比下降或仅有小幅增长。

在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支出。郝磊表示,地方政府要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多措应对收支压力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现等影响,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如何应对收支平衡压力备受关注。同时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
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徐国乔说,当前初步实现了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三个确保要求,同时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聚焦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重点支持了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督促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具体来看,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792亿元,同比增加3812亿元,增长3.9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加1005亿元,增长19.6%,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比预算增幅高2.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678亿元,同比增长3.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612亿元,同比增长9.4%。这在财政收支中有着清晰的体现。

1-9月拨付地方转移支付资金60579亿元,完成预算的80.3%,比序时进度快5.3个百分点。对此,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财政运转不出问题。
刘金云说,展望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四季度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加上去年10月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翘尾减收因素没有了,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回升。为支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是近年力度最大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指导各地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平稳。一方面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近日,财政部公布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统筹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盘活存量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努力实现预算收支平衡。
从截至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全年减负量将比预计还会多一些。徐国乔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减税降费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减税降费规模空前自今年1月1日起,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此后,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也陆续出台,减税降费规模空前。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时,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细看这份国家账本,前三季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财政支出较快增长,大力支持稳增长和保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在减税降费利好下,企业成本负担有效降低,有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增长后劲,居民消费活力也进一步提升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非税收入增幅高,主要是中央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地方也采取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及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弥补税收下降带来的收入缺口,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9.3%的基础上,今年1-9月再下降0.1%。这在财政收支中有着清晰的体现。具体来看,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792亿元,同比增加3812亿元,增长3.9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加1005亿元,增长19.6%,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
同时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郝磊表示,地方政府要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
从中央来看,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等还会有一些收入入库,预计可以完成全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5.1%的预算目标。财政收入运行平稳在减税降费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长从哪来?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23708亿元,同比增加5363亿元,增长29.2%。
中央财政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有力支持地方加快支出预算执行。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全国税收收入连续下降,5-9月分别为同比下降7%、6%、2.8%、4.4%和4.2%,1-9月全国税收收入累计下降0.4%。
另一方面督促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刘金云说,展望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四季度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加上去年10月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翘尾减收因素没有了,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回升。在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支出。总的看,前三季度财政收入运行总体平稳,如果将减税等因素还原回去,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与GDP现价增幅基本匹配,保持在合理区间。
其中,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下降4.1%;企业所得税增长2.7%,增幅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下降29.7%;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时,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全国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大力支持稳增长和保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徐国乔说,当前初步实现了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三个确保要求,同时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聚焦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重点支持了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徐国乔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减税降费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实施效果良好。 |